缪世璇,男,1966年出生在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阳春村。原宜宾市江安县桐梓镇一中教师,因长相酷似伟人毛泽东,逐步成长为艺术团特型演员。
简介
缪世璇,男,1966年出生在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阳春村。大学学的是文学,擅长吹笛子、拉二胡、写书法、表演。
原宜宾市江安县桐梓镇一中教师,
2010年借调到江安县竹都艺术团。
因长相酷似伟人毛泽东,多年潜心研究毛泽东选集和诗词,通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,逐步成长为艺术团特型演员。
相貌特征
1995年暑假,缪世璇与家人到广州旅游。在火车上,一小伙子目不转睛地盯住他,欲言又止,最后问道:“你来自湖南韶山?”缪世璇摇了摇头。小伙子不相信,说他肯定是毛主席的近亲,长得太像毛主席了。
“我像毛主席?”缪世璇回家后,站在镜框前端详了好半天:额头、颧骨、眼睛、脸型,越看越像,再挥挥手,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像毛主席!
缪世璇在学校口碑很好,都知道他崇拜毛主席,同事们尊称他“毛主席”,学生们遇到他也恭恭敬敬问候他“主席好”。
重庆船舶工业技工学校校长李念是缪世璇的表弟。他透露,在缪家,不仅缪世璇酷似毛主席,他70多岁的老父亲也像晚年的毛主席,30多岁的弟弟像青年毛泽东。
火车上的小伙子点拨他后,他便有了表演毛主席的念头。
学艺经历
长得像毛主席还不行,举手投足还得学,要做特型演员,主席抽烟和书法是要学会的。缪世璇说,毛主席运筹帷幄,锤炼诗词都要抽烟;有时还一边抽烟,一边写文章。缪世璇不抽烟,为了表演,他必须学会吸烟,并且像毛主席那样吸,常常呛得咳嗽落泪。
缪世璇上中学时就喜欢毛笔书法,练习毛体书法有基础。他每天对着毛主席诗词练书法,10年后这些诗词他几乎都能背诵。缪世璇说,毛主席青年、中年、老年的签名不相同,单单“毛泽东”3个字,他练了10年后才稍微感觉满意。
10年时间里,缪世璇花去6万多元收集了毛主席著作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记等,潜心研读;找来关于毛主席的纪录片、从少年到晚年的照片细细揣摩;购回《长征》p《西安事变》、《恰同学少年》等影视作品,观摩其他演员的表演技巧,在比较中找到差别。
妻子程先维是政府职员,那时与缪世璇的工资加起来只有500多元。程先维说,丈夫练习吸烟每天至少3包,每包10元;练习书法,花200元买来100张宣纸要不了20天就给用完了,更别说买书籍、碟片等。
缪世璇不满足通过著作、照片、影视剧等了解毛主席,他打算实地追寻老人家革命的足迹。从出生地韶山,到求学的长沙,广州农民讲习所、江西井冈山、陕北延安等,他一路沿着老人家战斗过的地方,访纪念馆、问群众,了解毛主席。为真切体验“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”这句诗,缪世璇硬是去长沙、武汉实地感受。
“追寻主席的足迹就是一次再成长。”缪世璇说,他要带着对主席的崇敬和对人民的热爱去演好毛主席。
2008年12月,缪世璇首次参加全国毛泽东特型演员海选,在130多名演员中表现突出,观众们称赞他具备毛主席老人家的神韵。
演艺经历
2009年6月23日,缪世璇参加了河南郑州举行的“中国红歌会”。
上万观众齐聚一堂,缪世璇登上舞台,现场就传来热烈掌声和经久不息的“毛主席万岁”的